想买建盏看这里:建盏知识大全让你少走弯路!

发布时间 - 2025-11-03 07:38:27    点击率:

得,今天就来唠唠建盏这玩意儿。我一开始也搞不懂,就是看着别人喝茶用那黑乎乎的碗,感觉挺有意思,挺酷的。心痒痒,也想整一个。

刚开始瞎琢磨

那时候就上网瞎看,各种名字蹦出来,什么油滴、兔毫、鹧鸪斑,听着都挺玄乎。看直播,哇,主播拿着个碗,灯光一打,那叫一个漂亮。说什么“开窑捡漏”,好像几百块就能买到宝似的。我那时候就信,觉得捡便宜的机会来。

  • 找个看着顺眼的,价格也不贵,几百块钱,下单!
  • 拿到手,感觉也还行,黑乎乎亮晶晶的。
  • 用几次,喝茶嘛好像也没啥特别大的区别。

后来跟懂行的朋友喝茶,他拿我的碗一看,就笑。说我这“性价比”是挺高,就是个入门的玩意儿,机器做的,釉色也是后面加工的,跟人家正儿八经烧出来的两码事。我当时脸上就有点挂不住,合着被忽悠。

痛定思痛,开始下功夫

被“教育”之后,我就不服气。不能老当小白。我就开始找资料,看纪录片,跑去一些卖建盏的地方实地看。

摸索门道

我发现这里面水深着。得明白,建盏,说白,就是福建建阳那边(古代叫建州)一个叫建窑的地方烧出来的一种黑釉瓷碗。宋朝那会儿喝茶斗茶最火,这玩意儿就是当时的“顶流”。

然后就是那些花纹,不是画上去的,是烧出来的!这是最神的。简单说:

  • 用的泥巴(胎土)含铁量高,特别重,黑乎乎的。
  • 外面的釉水也有铁,烧的时候,温度到,釉里面的铁就开始“搞事情”,变出各种花纹。
  • 像针一样的叫兔毫,像油珠子的叫油滴。
  • 这玩意儿完全看天吃饭,窑里温度稍微有点变化,出来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。所以每个碗都是独一份儿的。

我还专门去解下烧制的过程。看人家说开窑多刺激,很多直播里那种敲开匣钵(就是装碗的那个泥盒子),里面“刚好”有个完美的盏,然后一堆人抢……很多都是摆拍。你想想,真要是刚出窑,那温度烫死人。而且好东西哪能那么巧,一开一个准,还大批量都有货?大部分时候,一窑出来,能看的可能就那么几个,废品率高得很。

自己总结的几点实在话

玩段时间,也交不少学费,我现在买建盏就实在多。

第一,别老想着捡大漏。

几百块想买个大师手作、绝世孤品?别做梦。一分钱一分货是硬道理。先搞清楚自己的预算,在这个范围内找自己喜欢的。新手可以先从一些靠谱的、有品牌的工艺师作品入手,价格相对透明点。

第二,看器型和手感。

建盏有很多形状,什么束口的、撇口的、敛口的。不用记那么多名词,你就看哪个形状你拿着舒服,喝茶方便。我个人比较喜欢束口或者撇口的,感觉聚茶香,喝着也顺嘴。关键是拿手里掂量掂量,感觉一下那个分量和质感。

第三,关于釉色。

那些花里胡哨的名字听听就关键是看实际效果。好的釉色,应该是自然形成的,有层次感,有立体感,不是那种死板的、印上去的感觉。多看看,多对比,感觉就来。也别太迷信什么“顶级油滴”,有时候一些朴素的兔毫或者杂色釉,也很有味道。

第四,注意看底足。

建盏的底足一般比较粗糙,很多不上釉,能看到黑色的胎土。这也是一个特点。如果底足搞得特别光滑精致,或者颜色不对,那就要小心。

第五,也是最重要的,买来是用的。

别买个碗回来供着。建盏就是茶具,是用来喝茶的。用着用着,你会发现它在茶水的滋养下,会变得更润泽,更有味道。这叫“养盏”,也是玩盏的一大乐趣。

现在我手头也就那么三四个碗换着用,都是自己觉得顺手、看着顺眼的。没追求什么大师名气,也没花太多钱。喝茶嘛自己开心最重要。这就是我这点不成熟的经验,希望能帮到同样对建盏感兴趣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