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织扁平化是什么意思?看完这篇你就知道它到底咋回事了。
发布时间 - 2025-11-15 17:55:24 点击率:次今天就来唠唠这个“组织扁平化”是咋回事。这玩意儿听着挺玄乎,我自个儿也算是亲身经历过一回,感触还挺深的。
以前那公司,层级那叫一个多
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,进的那家公司,典型的金字塔结构。从最底下的办事员到最顶上的大老板,中间隔着组长、主管、部门经理、分管副总……我的天,数都数不过来。你想提个啥建议或者报个啥事儿,得先给组长说,组长觉得行,报给主管,主管点头,再去找经理签字……一套流程走下来,黄花菜都凉。有时候就屁大点事儿,盖章都能盖一摞。
那会儿就觉得,这效率真是……大家平时干活,感觉上面有好几个“婆婆”管着,说话做事都得小心翼翼,生怕哪句话得罪哪层领导。
后来开始“折腾”:搞扁平化
过几年,公司效益不太请外面的咨询公司来看,人家就建议搞“组织扁平化”。老板一听,觉得是条路,能降本增效,就开始动手。
具体咋做的?我回忆回忆:
- 砍层级:这是最直接的。原来那些不高不低的中间管理层,比如一些主管、副经理之类的岗位,直接就给撤。有的人是给调到别的岗位,变成干活的人,有的人……就优化掉。
- 合并部门:把一些业务沾点边,或者人比较少的部门,直接合并成一个大部门。这样一来,部门老大直接管的人就多不少。
- 权力下放:以前好多事得经理甚至副总批,后来就说,一些日常的、金额不大的事,部门负责人甚至小组长就能定。听着是挺给下面人更多自主权。
- 扩大管理幅度:砍中间层,那原来的大领导,现在直接管的人就从几个变成十几个甚至几十个。一个人要带更多的人。
整个过程挺动荡的,人心惶惶。每天上班都不知道明天自己这个岗位还在不在,或者自己的顶头上司会变成谁。
实际跑起来啥感觉?
刚开始那阵子,确实乱。本来顺畅的工作流程,突然断。找谁签字?向谁汇报?很多人都懵。原来管十来个人的头儿,现在一下子管三四十号人,精力根本顾不过来,好多事反而耽搁。
但是,跑顺之后,也确实有变化:
- 沟通快点:有些事确实不用再一层一层往上捅,找到对的人,几句话就能说明白,能拍板的也就拍。
- 反应快点:市场上有啥变化,或者客户有啥需求,信息能更快地传到能做决定的人那里。
- 压力大点:对留下来的管理层和基层员工来说,责任都重。以前可以往上推的事,现在可能就得自己扛着。
说白,这“组织扁平化”,就是把原来那个高高瘦瘦的金字塔,给拍扁点,变成一个矮胖矮胖的墩子。中间的层级少,从上到下的距离近,每个人(尤其是管理者)负责的范围宽。
我为啥印象这么深?
这事儿对我触动挺大,主要是因为我当时那个部门的一个老主管,人挺好的,业务也熟。就在那次调整里,他的位置没。说是给他平调到别的部门做个资深专家,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就是边缘化。没过多久,他就自己辞职。
看着他离开的背影,我就在想,这所谓的“扁平化”,听着是为效率,为发展,但落到具体的每个人头上,可能就是一次挺大的职业震动,甚至是被淘汰。它确实能让公司在某些方面更灵活,但也可能让一部分人失去安全感。
这“组织扁平化”到底是好是坏,不能一概而论。站在公司角度,可能是为生存和发展必须走的路;但站在咱打工人的角度,感受可能就复杂多。就是这么个事儿。
下一篇:暂无
下一篇:暂无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