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reamweaver网页设计教程哪里找?汇总全套免费在线学习资源

发布时间 - 2025-11-08 02:05:12    点击率:

行,哥们儿今天就来唠唠,我是咋又把Dreamweaver这老家伙拾起来练练手的。这玩意儿,说新不新,说旧也确实有点年头,但有时候做点简单的网页设计,或者给新手演示下,它还是挺直观的。

准备工作:新建站点

第一步,我先把Dreamweaver打开。启动速度嘛就那样,毕竟不是啥新软件。进去之后,关键是要先“新建站点”。别被“站点”这词吓住,就是在你自个儿电脑上指定一个文件夹,专门放你这个网站的所有东西,比如网页文件(就是那些.html结尾的)、图片、CSS样式文件啥的。这样管理起来方便,不容易乱。我就在菜单栏里找“站点”->“新建站点”。

弹出来一个框框,我给站点起个名,随便叫啥都行,比如“我的练习网站”。然后最重要的,是下面那个“本地站点文件夹”选项。我点旁边的小文件夹图标,在我的D盘或者哪个盘里,新建一个空文件夹,选中它。这个文件夹就是以后我所有网页文件的大本营。点“保存”就

开始动手:创建第一个页面

站点弄好,接下来就是正事儿,做个网页出来。我点“文件”->“新建”。跳出来一个对话框,类型选“HTML”。下面还有各种模板啥的,我一般就选个最基础的“无”或者HTML5类型的空白文档。然后点“创建”。

Duang!一个白板页面就出来。Dreamweaver界面通常是分开的,一边是代码,一边是“设计”视图,就是看起来像最终网页效果的样子。我个人习惯有时候会把代码窗口关小点,或者直接切到纯“设计”视图,特别是刚开始拖东西的时候。

添点东西:加文字和图片

在“设计”视图里,我就跟用Word差不多,直接在页面上打字。比如打个标题“欢迎来到我的页面”,再写几句介绍。很简单。

然后我想加张图片。这个也直接。我先把我准备好的图片(比如一张风景照.jpg)复制粘贴到刚才我建的那个“本地站点文件夹”里。然后回到Dreamweaver,在菜单栏找“插入”->“图像”。它会让你选图片文件,我就找到我刚放进去的那张照片,选中,点“确定”。有时候会问你图片描述,填一下比较然后图片就插进去。

图片可能有点大,我就在设计视图里,点中图片,四周会出现小方块,可以拖动调整大小,挺方便的。或者在下面的“属性”面板里直接输宽度高度数值也行。

简单弄弄样子:调格式

纯文字不好看,总得调调格式。我选中刚才打的标题文字,然后在屏幕最下面的“属性”面板里找。这里能改字体(虽然网页字体选择有限)、改大小、改颜色。比如我把标题字号调大点,再加个粗体效果,点一下那个“B”按钮就行。段落文字也一样,可以调调行距啥的。

这个“属性”面板挺关键的,选中不同的东西(文字、图片、表格),它显示的内容和能调的选项都不一样。对新手来说,在这里点点选选,比直接去写CSS代码要容易上手。

看看背后:代码和预览

虽然主要在“设计”视图操作,但我也会时不时切换到“代码”视图瞅瞅。看看我刚才加的文字、图片,Dreamweaver自动生成哪些HTML代码。比如加粗文字,它就自动加标签。这有助于理解网页是怎么构成的。

做得差不多,一定记得“文件”->“保存”。给这个网页文件起个名字,比如“*”(通常网站首页都叫这个),确保保存在你的站点文件夹里。

一步,也是最让人期待的一步,就是预览。Dreamweaver上面有个小地球图标,或者按F12快捷键,就能“在浏览器中预览”。我选个我常用的浏览器,比如Chrome。它就会自动打开浏览器,加载你刚做的这个html文件。看看实际效果咋样,有没有哪里需要调整的。

一些想法

用Dreamweaver走这么一遍流程,做一个简单的静态网页还是挺快的。它这种半“所见即所得”的方式,对不太懂代码的人来说,门槛确实低一些。现在前端开发都用VS Code之类的编辑器,直接写代码,更灵活也更强大。Dreamweaver生成的代码有时候也冗余,效率不高。

但话说回来,存在即合理嘛对付一些快速原型、简单的页面展示,或者教学演示,它还是有它的价值。对我来说,偶尔拿出来用用,就当是温故知新。反正工具是死的,人是活的,怎么顺手怎么来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