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二级域名网站有什么好处?搞懂这些优点不吃亏!
发布时间 - 2025-11-17 04:08:27 点击率:次最近手头主站的内容感觉有点杂,堆在一起显得乱糟糟的。我就琢磨着,能不能把最近新开的一个小项目,主要是用来放些学习笔记和心得的,给单独弄出来。这样主站归主站,笔记归笔记,看着也清爽。想来想去,搞个二级域名应该是最合适的法子。
说干就干。我先是登录我买域名的那个服务商后台。每个服务商界面长得可能不太一样,但大体逻辑都差不多。我就是找到我那个主域名,然后点进它的管理界面,一般都会有个“DNS解析”或者“域名解析”之类的选项。
点进去之后,通常会看到一堆已经存在的解析记录,像什么A记录、CNAME记录、MX记录等等。咱的目标是加一个新的二级域名,比如我想搞个 `notes.我的主域名.com` 这样的。
添加解析记录
添加记录的时候,一般要选记录类型。如果我的笔记网站是放在和我主站同一个服务器上的,那通常用A记录就行。主机记录(或者叫子域名)那里就填我想好的前缀,比如我就填个 `notes`。记录值就填我那个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。线路类型啥的,我一般就选默认,没特殊需求。
如果,我是说如果,这个笔记网站是托管在别的地方,比如某个平台给我提供一个地址,那我可能就得用CNAME记录。主机记录还是填 `notes`,记录值就填那个平台提供给我的地址。这回我用的是自己的服务器,所以还是选A记录。
填完信息,点击确认或者保存。到这里,域名服务商这边的设置就算弄一半。
配置服务器
光设置域名解析还不行,服务器那边也得认这个新来的“亲戚”。我用的是 Nginx 服务器,所以接下来就得去服务器上捣鼓 Nginx 的配置文件。
我先通过 SSH 连上我的服务器。然后找到 Nginx 的配置文件目录,通常在 `/etc/nginx/` 下面,可能是在 `sites-available` 或者 `conf.d` 这样的子目录里。
我的做法是,复制一份主站的配置文件,然后重命名,比如改成 `*`。接着就编辑这个新文件:
- 把里面的 `server_name` 指令后面的域名,从原来的主域名改成我的新二级域名,就是 `notes.我的主域名.com`。
- 把 `root` 指令后面的路径,改成我存放笔记网站文件的目录。我事先在服务器上创建一个新目录,比如 `/var/www/notes`,专门放这些笔记文件。
- 其他的配置,比如SSL证书(如果需要HTTPS的话),也可能需要相应调整,确保证书包含这个新的二级域名。不过我一开始测试就先用HTTP,后面再加HTTPS。
改完之后,保存文件。然后得让 Nginx 加载这个新的配置文件。如果是放在 `sites-available` 目录的,通常需要创建一个软链接到 `sites-enabled` 目录。命令大概是 `ln -s /etc/nginx/sites-available/* /etc/nginx/sites-enabled/` 这样。
一步,也是挺关键的一步,就是检查配置文件语法有没有写错。我敲个 `nginx -t` 命令,看到提示 `syntax is ok` 和 `test is successful` 才放心。
确认无误后,就重新加载 Nginx 配置,让它生效。命令一般是 `systemctl reload nginx` 或者 `service nginx reload`。
等待生效与测试
好,两边都设置完。但DNS解析生效需要点时间,这玩意儿叫“DNS传播”,有时候几分钟就有时候可能得等个把小时甚至更久。我就耐心等十几分钟。
然后,我在浏览器地址栏里小心翼翼地敲入我的新二级域名 `notes.我的主域名.com`,按下回车。
成! 页面顺利打开,显示的是我放在 `/var/www/notes` 目录下的那个简单的测试页面。看到独立的页面出来,心里还挺得劲的。
搞这个二级域名网站,过程不算复杂,主要就是两步:域名那边加个解析记录,服务器这边配个虚拟主机。稍微折腾一下,就能让网站结构更清晰,管理起来也方便。对我这种想把不同内容分开捣鼓的人来说,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。以后更新笔记就在这个二级域名下进行,不跟主站混在一起,挺
下一篇:暂无
下一篇:暂无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