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制作作品有哪些常见误区?新手小白一定要避开!

发布时间 - 2025-11-15 06:42:01    点击率:

得,今天就来聊聊我捣鼓一个“作品”的过程。正好前阵子有点时间,就想着把自己琢磨的一些想法给弄出来,做个实际的东西看看。

一开始的想法

也没啥特别宏伟的目标,就是想把自己最近瞎琢磨的一个小点子,用个什么形式给表达出来。脑子里大概有个模糊的轮廓,但具体怎么弄,用啥弄,一开始还真没谱。就想着,先动起来再说。

动手前的准备

我先把脑子里的想法稍微理理,拿笔在纸上随便画几个草图。主要是想确定下大概要包含哪些内容,整体是个啥感觉。比如说,我这回想弄个类似小海报或者信息图的东西,那重点信息是要不要配图?整体色调想弄成啥样?这些都得先大概过一遍。

关键信息肯定得有,不能含糊。然后就是考虑怎么排版,让看的人一眼就能抓住重点,别密密麻麻的全是字,看着就头疼。之前看过一些别人的东西,有的就犯这个毛病,字挤在一起,段落也不透气,读起来费劲。

开始制作

准备得差不多,我就打开电脑上常用的那个编辑软件,也没啥特别高级的,就是顺手。新建个画布,按照草图的思路,先把文字内容给敲进去。

这第一步通常都比较粗糙。文字堆上去之后,就发现问题。字体得选选,默认的肯定不好看。我就试好几种,想找个既清楚又有点设计感的。但也不能太花哨,不然喧宾夺主。这块儿就折腾一小会儿。

然后就是排版。把标题、正文、小标题这些,按照重要性给区分开。拉大标题字号,正文字号适中,关键信息加粗或者换个颜色。我特别注意行间距和字间距,稍微拉开一点,确实感觉立马就不一样,清爽不少,阅读体验好多。

接着是配图。找张感觉搭调的图片放上去。一开始图片位置、大小总是不对劲,要么太大挡住文字,要么太小没存在感。而且有时候图片一拉伸就变形,或者变得模糊,这个得小心。调整好几次,才找到个比较舒服的位置和尺寸。

我还特意注意留白。以前做东西老想把画面填满,觉得空着浪费。后来发现,留白很重要,能让画面呼吸,突出重点。所以这回就有意识地在元素周围留出一些空间。

反复修改与调整

初稿出来后,一般都不会太满意。我就放那儿,过一会儿再回来看,或者干脆第二天再看。这样往往能发现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问题。

  • 比如,整体颜色是不是太杂?是不是需要统一一下色调?
  • 文字有没有错别字?语句通不通顺?
  • 某个元素是不是有点多余?删掉会不会更简洁?

我就对着这些问题,一点点调整。有时候是细节上的微调,比如把某个图标换个样式,把线条粗细改改。有时候可能需要大改,比如整个布局重新来过。

这个过程挺磨人的,经常是改来改去,又回到最初的版本。但没办法,想弄好点,就得有点耐心。

最终完成

反复修改几轮,感觉差不多,看着也顺眼,信息表达也清晰,就把最终版本给保存下来。这回整个过程下来,虽然中间也卡壳几次,但总体还算顺利。

感觉每次动手做点东西,都能学到点新东西,或者对以前的理解更深一层。比如这回对文字排版和留白的把握,就感觉比以前有进步。实践这东西,确实得多练,光看不行。

行,今天就啰嗦这么多。这就是我这回捣鼓一个“作品”的大致过程,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小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