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零搭建springboot视频网站,看这篇完整步骤就够了!
发布时间 - 2025-11-19 08:28:16 点击率:次大家今天就来唠唠我最近折腾的一个小项目——用那个叫 Spring Boot 的玩意儿搭个简单的视频网站。纯粹是练手,顺便记录下过程,免得以后忘。
一、琢磨和准备
一开始就是脑子一热,觉得现在短视频、视频网站这么火,咱也学着用 Java 搞一个呗。技术选型嘛也没多想,Spring Boot 现在这么流行,开发又快,就它。
动手前,先检查下吃饭的家伙:
- JDK: 电脑上 Java 环境得有,我看下,装的 JDK 1.8,够用。
- IDEA: 写 Java 代码的工具,我一直用 IntelliJ IDEA,顺手。
- MySQL: 数据库肯定得要,存用户信息、视频信息啥的。装个 MySQL 5.7。
- Navicat/Workbench: 图形化操作数据库的工具,我用 Navicat 比较多,看着直观。
环境差不多齐活,就开始动手。
二、搭架子
第一步, 用 IDEA 创建项目。打开 IDEA,选那个 Spring Initializr,贼方便。一路点点点,项目类型选 Maven,语言 Java,Spring Boot 版本我选个比较稳的 2.x。然后就是最重要的,选依赖:
- Web: 这个必须得勾,做网站嘛处理网页请求、响应什么的就靠它,里面带 Spring MVC 和 Tomcat。
- Thymeleaf: 页面模板引擎,方便在 HTML 里写点 Java 逻辑,动态展示数据。先用着,不行再说。
- JPA / MyBatis: 操作数据库的,JPA 省事点,写接口就行。但我当时想着 SQL 可能复杂,就选 MyBatis,感觉对 SQL 控制力强点。后来发现 JPA 对简单场景也挺看个人习惯。这回就用 MyBatis。
- MySQL Driver: 连 MySQL 数据库的驱动,必不可少。
- Lombok: 这玩意儿能省不少代码,比如 getter、setter、构造函数啥的,一个注解搞定。懒人福音。
选完点确定,IDEA 就自动把项目结构、依赖啥的都下载好。一个基本的 Spring Boot 项目架子就出来。
三、建库建表
项目有,该琢磨数据库。打开 Navicat,新建一个数据库,名字就叫 `my_video_site` ,简单明。
然后开始琢磨需要哪些表:
- 用户表 (user): 存用户 ID、用户名、密码(加密后的)、注册时间啥的。
- 视频表 (video): 存视频 ID、标题、简介、封面图片地址、视频文件地址、上传者 ID、上传时间。
- 评论表 (comment): 存评论 ID、评论内容、评论者 ID、评论的视频 ID、评论时间。
先搞这几个主要的,其他的后面想到再加。字段类型、长度啥的,大概估摸着设一下,比如用户名 `varchar(50)`,密码存哈希值 `varchar(100)`,视频地址 `varchar(255)` 等等。主键就用自增 ID。
在 Navicat 里把这几个表建看着表结构,心里大概有数。
四、吭哧吭哧写代码
架子和数据库都有,该写核心代码。按照一般搞法,分层写:
1. Model (实体类):
在 `src/main/java` 下面建个 `model` 或者 `entity` 包,对着数据库的表,一个表写一个 Java 类。比如 `*`, `*`。类里面的属性就对应表的字段。用 Lombok,加个 `@Data` 注解,getter/setter 什么的就自动有,爽!
2. Mapper (DAO):
因为选 MyBatis,所以要写 Mapper 接口和对应的 XML 文件。在 `src/main/java` 下建个 `mapper` 包,写接口,比如 `*`, `*`。接口里定义数据库操作的方法,比如 `findUserById`, `insertVideo` 之类的。
然后在 `src/main/resources` 下建个 `mapper` 目录,放 XML 文件。一个接口对应一个 XML,比如 `*`, `*`。XML 里面写具体的 SQL 语句,用 `
别忘在 Spring Boot 的配置文件 `*` 或 `*` 里配置数据库连接信息(地址、用户名、密码)和 MyBatis 的配置(比如 Mapper XML 的路径)。
3. Service (服务层):
建个 `service` 包。写 Service 接口和它的实现类。比如 `*` 和 `*`。这一层主要是处理业务逻辑。比如注册用户,可能需要检查用户名是否已存在,然后给密码加密,再调用 Mapper 把用户信息存到数据库。
4. Controller (控制层):
建个 `controller` 包。写 Controller 类,比如 `*`, `*`。这类就负责接收前端发来的请求,调用 Service 处理业务,然后决定返回什么数据或者跳转到哪个页面。用 `@Controller` 或 `@RestController` 注解标记,用 `@RequestMapping`, `@GetMapping`, `@PostMapping` 这些注解来映射 URL 请求路径。
比如,用户访问 `/videos` 路径,`VideoController` 里的一个方法就接收到请求,然后调用 `VideoService` 去查所有视频信息,把视频列表数据放到 Model 里,再返回一个表示视频列表页面的字符串(比如 `video_list`),Thymeleaf 就会去找 `video_*` 这个模板来渲染页面。
五、搞定页面和视频
后端逻辑差不多,前端页面也得弄几个。在 `src/main/resources/templates` 目录下放 Thymeleaf 的 HTML 模板文件。简单写几个页面:首页、视频列表页、视频播放页、用户登录/注册页、视频上传页。
用 Thymeleaf 的语法(比如 `th:each` 循环展示视频列表,`th:if` 判断用户是否登录)把后端传过来的数据显示在页面上。
视频上传和播放是重点,也是比较麻烦的地方:
- 上传: 前端用个 `` 标签让用户选视频。后端 Controller 写个方法处理文件上传请求(一般是 POST 请求,用 `@PostMapping`)。用 Spring MVC 提供的 `MultipartFile` 接口接收上传的文件。收到文件后,得想办法存起来。一开始图省事,我就直接存在服务器本地硬盘的某个指定目录下。然后把视频的访问路径(或者文件名)和其他信息(标题、简介等)一起存到数据库的 `video` 表里。
- 播放: 页面上用 HTML5 的 `
六、跑起来试试
代码写得差不多,配置文件也检查,数据库表也建。点击 IDEA 里的运行按钮,启动 Spring Boot 项目。没报错的话,控制台会打印出 Tomcat 启动成功,监听在某个端口(默认 8080)。
打开浏览器,访问 `http://localhost:8080`。看看首页能不能出来,点点链接,试试注册登录,上传个小视频,看看能不能播放。
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,比如:
- 数据库连不上?检查配置文件里的用户名密码、数据库名是不是写对。
- 页面 404?检查 Controller 的 `@RequestMapping` 路径写对没,模板文件放的位置对不对。
- 数据查不出来?检查 Service 逻辑,Mapper 接口和 XML 里的 SQL 语句写得有没有问题。
- 视频上传失败/播不出来?检查文件保存路径权限,Controller 处理文件流的代码逻辑。
就得耐心点,看看报错信息,一步步调试。搞技术的,大部分时间都在跟 Bug 斗智斗勇,习惯就
七、总结一下
从零开始,用 Spring Boot 搭这么个简单的视频网站,流程还是挺清晰的。Spring Boot 确实简化很多配置,让开发者能更专注于业务逻辑。MyBatis 写 SQL 比较灵活,Thymeleaf 做简单的页面也还行。
这回做的非常初级:
- 视频存储在本地硬盘,很不靠谱,真要做大得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或者云存储(比如阿里云 OSS、七牛云)。
- 视频播放是直接文件下载,没做流媒体优化(比如 HLS 切片),大视频、多人看肯定卡。
- 用户权限、安全方面基本没做啥处理。
- 界面也比较简陋。
不过作为一次实践练习,把整个流程跑通,基本功能实现,也算达到目的。后面有空再慢慢完善。折腾的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,学到不少东西。
好,今天就先唠这么多,希望能对同样在学 Spring Boot 的朋友有点参考作用。下次再搞点别的什么,再来分享!
下一篇:暂无
下一篇:暂无

